台大畢業後,我才學會真正的「成長」
給正在硬撐、懷疑自己方向的你。
很多人以為,我是那種從小就很厲害的人。北一女、台大畢業,一路順利,人生似乎走在眾人眼中的「正確路線」。但那些看似閃亮的光環底下,其實藏著的是一種更深層的壓力——因為你不被允許失敗。
我曾經,從來不敢停下來。
26 歲到中國當主管,從零打造團隊與新產品;28 歲升任副總,帶領一群比我年長的同仁;30 歲,放下高薪穩定的職位,在疫情最嚴峻時選擇創業。
看起來,是很有目標的人生;但其實,從來都不是「已經知道要去哪裡」,只是,每次想放棄的時候,選擇再往前一步。
我想把這篇文章,獻給你——那個常常覺得「不夠好」、懷疑自己來不及、覺得總是差一步的人。
你並不孤單。也許,你只是還沒意識到,自己已經走得很遠了。
我不是最有自信的那個,但我學會了不退縮
還記得剛進職場時,我常被別人的穩定、自信嚇到。看著他們言之有物、舉止得體,我懷疑自己是不是「不夠格」。
即使做得不錯,心裡還是會想:「下次可能就被看穿了。」
那種「努力還是不安心」的感覺,我懂。因為我也經歷過無數個凌晨兩點的自我懷疑。
真正的轉變,從來不是一夕之間的突破,而是在那些很想放棄的時候,依然選擇「再做一點」。
成熟不是天生,是反覆練習來的穩定
很多人問我:「妳怎麼這麼穩?」
其實我也會焦慮、拖延、走神,只是我學會了與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。
當焦慮冒出頭來,我會問:「我在怕什麼?這個擔心真的有根據嗎?」
當效率低落時,我問:「是不是該換個方式?」
穩定不是你不會出錯,而是你知道怎麼回到正軌。
這份穩定感,來自一次又一次的小練習——容許自己跌倒,也願意重新整理節奏。
成長的關鍵,是「開始」,而不是「準備好」
我們常以為,要等到有信心、有能力,才可以開始一件事。但事實上,信心是來自行動的累積,不是起跑前的完備。
第一次辦講座,只有十幾人;後來活動百人秒殺。
第一次創業,跌跌撞撞;後來有了自己的體系。
我從來不是「一開始就很厲害」,只是「每次都沒停下來」。
這就是我對成長最深的理解:它不是天賦,是選擇。
改變的時刻,往往藏在最想放棄的瞬間
我有一個習慣,當陷入低潮時,我會打開筆記,翻看那些「曾經以為過不去」的日子。
你會發現,那些曾讓你崩潰的難關,如今回頭看,都走過來了。
真正的改變不是奇蹟,而是累積。
有時候,是一個不放棄的回覆、一份繼續準備的簡報、一個沒按下刪除的提案。
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,長出日後的你。
如果你正在懷疑自己——請記得這句話
你不需要今天就變得很強,也不需要比任何人快。
你只需要每天問自己:
「今天,我可以做一點什麼?」
或許只是閱讀十分鐘、寫下三個想法、關心自己一下,都算。
真正的你,不在未來某個理想狀態,而在你每天願意不放棄的那個選擇裡。
寫在最後
我不是最厲害的那個。
我只是從來沒有停下來。
如果你此刻覺得很難、很慢,那不是你不夠好,那是你正在走一條真實的路。
你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步調,哪怕很慢,只要不退後就好。
🌱 你也可以這樣問問自己:
「如果我相信自己不需要很快就成功,我今天還願意多走一步嗎?」